今年以来,惠农区税务局以办税服务厅转型升级契机,通过数据画像、政策引导、协同提速、发展护航“四步走”策略,探索出一条培育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,为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、护航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“税动力”。
数据画像,靶向识别潜力对象
改变“大海捞针”式的粗放服务模式,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开展精准画像,深度挖掘分析自然人发票代开基础数据,建立动态标签库,精准勾勒群体特征,构建起一套高效的潜力对象识别机制。一是在业务活跃度方面,重点关注连续12个月内代开发票超过10次,或累计代开金额超100万元的自然人,将其标记为“高频高额”型潜力对象。二是在业务稳定性方面,重点分析连续三个季度与相同企业存在开票记录的代开行为,筛选出与固定企业存在持续业务往来的自然人,识别其“隐形经营”特征。三是在特色行业方面,结合惠农本地行业特点,重点关注物流服务、建筑劳务、居民服务等行业领域的自然人,进行重点目标锁定,实现服务对象从“广撒网”到“精准滴灌”的转变,为后续的政策推送和个性辅导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。
政策找人,宣传辅导解疑释惑
在精准数据画像的基础上,围绕重点目标群体开展多维度的宣传辅导,彻底打消潜在市场主体的知识盲区和政策疑虑。一是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,确保政策找得准、全覆盖。线上通过电子税务局、征纳互动平台向重点潜力对象发送个性化政策指引,引导重点群体了解成立市场主体的流程与优势。线下在代开发票窗口放置宣传折页,同时导税服务人员为线下高频代开人员提供个性化辅导,确保宣传辅导不留死角。二是推行通俗化政策解读,推动政策看得懂、算得清。制作“税负对比测算表”,通过图表的形式,直观对比实际税负差异。同时,重点解读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在增值税、个人所得税、“六税两费”等方面的政策红利和个体工商户线上开具数电发票操作流程,让零散自然人群体真切感受到成立市场主体后带来的“减负感”和便捷度。三是提供前瞻性风险提示,实现疑虑提前消、放心转。在宣传辅导过程中,不仅讲“好处”,也主动提示“风险”,明确告知潜在对象虚开发票的法律后果,预先提示成立市场主体后按期申报缴税(费)的义务,引导其合规起步。
协同提速,高效办结转型业务
为实现自然人经营者向市场主体“无缝衔接、轻松转型”,惠农区税务局聚焦办理流程中的堵点问题,通过渠道创新和流程再造,全力打造“急速审批、一站办结”的服务新模式。一是线上“一键智办”,打造登记“高速路”。协同市监、审批部门,依托“宁夏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”,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,实现经营主体登记全流程闭环。从名称自主申报、材料在线提交到电子签名确认均可线上完成,申请人登录一个平台,提交一套材料,即可完成登记注册、税务、公章刻制等多环节办理,实现数据“多跑路”,企业“少跑腿”。二是线下“一窗联办”,实现服务“零距离”。联合审批服务管理局设立“个体工商户开办一件事”专窗,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,对存在转型需求的自然人群体,申请人只需取一次号、到一个窗、交一套材料,即可办理所有事项,转型业务办结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,显著降低了自然人转型升级为市场主体的时间成本。
发展护航,持续引导合规经营
转型不是终点,而是服务的新起点,惠农区税务局通过建立全周期、递进式的辅导机制,确保新办市场主体“活得好、行得稳”。一是及时开展“开业第一课”。内容涵盖增值税、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及申报要点、电子税务局操作等核心内容,以及常见涉税风险防范、纳税信用管理与修复、“银税互动”等常见内容,助力纳税人走好合规经营第一步。二是定期开展“健康体检”。利用税收大数据,在转型升级的一年内按季度对新办市场主体的开票、申报及经营情况进行“健康扫描”,重点关注发票开具异常、逾期未申报等情况,通过征纳互动精准推送涉税风险提示,帮助纳税人做好事前风险防控。三是畅通诉求响应渠道。依托“税速通”工作模式全方位收集转型升级市场主体税费诉求,强化诉求分析应对,压缩流转层级,科学精准响应纳税人转型后的税费服务诉求,全力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。
下一步,惠农区税务局将持续完善数据应用、优化服务链条、强化部门协同,做深做实“惠农经验”,为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推动自然人经营者规范转型、合规经营、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。(罗雨婷)